隨著全球化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科不斷發展與創新。“美術學”的大視野已經逐漸轉向多層次、跨學科、多領域交叉合作的綜合型、實驗性的藝術。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跨媒體藝術學院是廣州美術學院通過數年時間打造的一支具有新時代特征的學科集群。這也是廣州美術學院為應對全球視覺文化的發展態勢和創意文化日益增大的社會需求所引領的專業教育未來發展的培養模式,為進一步推動新興藝術和創意媒體的發展邁出的嶄新的學術腳步。
跨媒體藝術學院是面向未來藝術發展的學院,2018年由實驗藝術系、戲劇與影視藝術專業、攝影與數字藝術專業整合而成。其中,跨媒體藝術學院的前身——實驗藝術系成立于2011年,是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之后在國內第二個成立、并且在華南六省唯一以實驗藝術專業招生的系別??缑襟w藝術學院應時代的發展和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教學的成長而生,是藝術界和產業界交流溝通的高端教育平臺,秉持“立足當下、實驗創新,整合公共知識、運用前沿技術”的理念,以培養藝術領域“導演型”高水平藝術人才和文化創意人才為目標。
學院宗旨:
促進協同創新力量的開發,推動藝術的跨學科研究和跨領域實踐,倡導“藝術融入社會生活”、“做有用的藝術”,使新藝術的創造力投入到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當中去,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的正能量。在教學內容上,全面優化新興視覺藝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注重科技、人文、自然的三重結合以及傳統與當下的多重對話。著重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整合公共知識的行動能力、跨領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對新觀念、新技術的判斷和應對,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既培養學生掌握新興媒體的技術,也培養學生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推進理性地思辨,在實操創造和抽象分析中得到平衡發展,并廣泛地適應社會,從而形成一種“與多種學科交流溝通的持續的自我學習和探索問題的生長力?!?/span>
師資團隊:
跨媒體藝術學院教學團隊匯聚了來自畢業于國際名校具有高學歷和新興交叉學科的跨學科、跨專業優秀人才,梯隊建設層次清晰、合理、富有活力?,F有專任教師30人,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達50%,其中多名教師有海外留學及工作背景,目前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講師13人,是一支教學與科研實力雄厚,學緣、年齡、學位結構科學,具備戰略眼光和創新能力的優質教學團隊。
合作平臺:
為加強與國際藝術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搭建國際協同育人平臺,迄今為止,跨媒體藝術學院與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美國、韓國等國家的13所國際藝術院校的相關院系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輸送與接收國際交換生65人,完成了百余場高質量的國際工作坊及學術講座、論壇和展覽。同時與雄安新區、華為科技、德化陶瓷、廣東美術館等多家藝術機構及社會企業合作建立教學實習基地,拓展面向業界的“第二課堂”,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平臺的同時將學院與社會無縫鏈接,為社會有效地輸送專業的藝術創新力量。
學生工作:
跨媒體藝術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近5年來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共計11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5項。學生的社會工作能力體現了我院日臻完善的教學思路,不僅得到國內外兄弟院校和相關部門的普遍關注,同時在新興的企業平臺和行業組織受到廣泛的認可。
學院領導
院長:馮峰
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勞業辛
專職副書記:溫清浩
副院長:劉慶元